中国科学院发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天博官方网站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分析了2001年至2022年全球林火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动态,评估了全球主要极端林火事件气候环境效应。专家呼吁未来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同时加强对极端林火的防范与管理,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共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过程,显著影响森林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特征,从而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指出,2001年至2022年间,全球年均森林过火面积为4695万公顷,是同期年均人工林增长面积的11倍。在此期间,全球林火年均CO2排放量达到15.4亿吨,可使大气CO2浓度显著增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碳排放源。全球林火CO2排放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半球高纬度针叶林区的林火CO2排放量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研究显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林火事件频发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林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分析显示,2019年亚马孙林火、2023年加拿大极端林火等全球典型极端林火事件严重削弱了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还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5.4%,但林火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林火碳排放总量的0.6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林火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CO2排放量为0.10亿吨。
一是建立包括自然过程的全口径碳核算体系。鉴于林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碳排放源,建议将其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天博官方网站,建立全面科学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同时将林火碳排放的风险防控纳入碳汇林市场的碳交易体系。
二是加强极端林火防范与管理。森林可燃物处理和火源管控是预防林火发生的关键措施。建议将可燃物处理纳入森林管理,通过计划火烧、机械清除等方式,减少可燃物载量,降低林火发生强度。
三是深化林火碳排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林火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和防控技术体系,研发灾后植被重建和碳汇快速恢复技术,建立统一标准的林火碳排放计量与评估系统。
《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撰,提出了对全球林火碳排放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