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陆续公布:17位华裔中仅12位是内天博官方网站地学者
外籍院士除了美国的,其他类型的院士已经真假难辨了,这可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网上有不少专业人士揭露:有些国外的院士,是“掏钱”就能当上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曾因为外籍院士的问题,引起过不小的关注天博官方网站1。该省医院公布宋某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被提问:这个费用是本人出还是医院出呢?
这个问题是合情合理的,没想到医院却先“破防”了,连夜撤下公告,只能说现在网上的“能人”不少,很多事情是想藏也藏不住,但归根究底,这种事也没必要遮遮掩掩,花钱不代表完全没有真才实学,何况国内对于外籍院士,官方也是认可的。
目前,欧洲科学院陆续公布了2024年当选院士的人员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7位华裔当选,而在这17位华裔院士中,仅有12位是内地学者。
欧洲科学院的名单是陆续公布的,因此后续还会有更多的院士榜上有名,目前这些已公布的内地学者中,有:
清华大学的汪晖、复旦大学的阚海东、西安交通大学的吕毅、同济大学的郑加麟、山东大学的张澄、华东理工大学的张立新、首都医科大学的施福东、深圳大学的袁小聪、上海纽约大学的张骏。
还有一些教授是“共有共享”的,比如挪威科技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的陈德教授、都柏林大学与天津大学的房丰洲教授、以及被俄克拉荷大学与清华大学双聘的周集中教授。
这个“欧洲科学院”与之前“掏钱就能上”的“欧洲自然科学院”名字仅两字之差,但地位却有很大区别。欧洲科学院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官方组织,由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科学院于1988年共同发起创立的,当选欧洲科学院的院士,含金量可不低!
而对比之下,那个“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是由6个俄罗斯人在德国的一家小镇上成立的民间组织,地位既微妙又尴尬。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在欧洲的官方上并不被承认,但是在国内,是被承认的,至少在今年之前是这样,之后就不好说了。
也是之前的事情闹出来,网络普及让更多人知道,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是“水院士”,国内是否还会继续承认其有效性,还有待商榷。
据非正式统计,国内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至少有80位,分布在各大高校和企业之中,尴尬的是复旦大学最多,别的咱也不方便多说,只能说如果以后该院士失去有效性的话,这些“院士”恐怕要成为复旦的“负担”了。
“院士”之所以鱼目混珠,和其背后享有的优待有关。在国内若能获得院士的称号,不仅可以享受副部级的待遇,在科研上也更有话语权和把控权。
而院士的称号,其本质是一项个人荣誉,奖励学者在其专业领域上获得过突出贡献的一种表彰。
也就是说,是因为有了贡献才有了荣誉,才有资格享受到优待,按照逻辑顺序,荣誉是顺带的,有优待的本质原因是有贡献。
而国内一些学者明显本末倒置了,为了这份优待,选择直接走捷径获得这份荣誉,为此甚至不惜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至于是否有贡献,只能说骗得了别人,骗不过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8分逆转!绿军3-0步行者夺东决赛点!塔图姆36+10内姆哈德32+9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91岁太姥姥多次喊错,小宝疯狂被换名,从“七座”到“吉蒜” 没一个对上的
华为 Pura 70 系列推送鸿蒙 4.2.0.162 更新,再次优化相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