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官方网站我校8位教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位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常进、陈学思、相里斌、吴宜灿4位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教授安东·塞林格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另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统计,2019年新增两院院士中,共有16名中国科大校友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另有多位我校代培研究生也获得殊荣。
常进,男,1966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泰兴。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任职于紫金山天文台并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进长期从事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尤其是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是我国空间天文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常进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实验。基于该技术方法,常进提出并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四颗科学实验卫星首发星)项目。“悟空”号于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世界领先,被《自然》(Nature)杂志誉为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并已在电子宇宙线与质子宇宙线的能谱测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常进还率领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为神舟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成功研制了伽玛射线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完成人)、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40完成人)、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2018年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18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等荣誉。
陆夕云,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常务理事,《力学学报》副主编,曾任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2009-2019)、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2010-2019)。1963年4月出生于江苏泰州,1985年获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04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6年成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2017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湍流大涡模拟和直接数值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非定常旋涡分离流及涡控制、血流动力学和生物微循环、微尺度流动和传热、微重力流体力学等方面研究。一直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9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007年 宝钢“优秀教师奖”。
叶向东,1963年生于安徽宁国市,1979年至198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学习,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和力学系学习,1991年获前苏联副博士学位(即Ph.D)。1991至1993年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回校任教。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等职务。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中拓扑动力系统、遍历理论以及它们应用的研究。他与合作者对动力系统的结构及逐点多重遍历定理、熵理论、复杂性层次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该研究揭示了极小系统最大幂零因子产生的机制;证明了遍历distal系统的逐点多重遍历定理;给出Furstenberg不交性问题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引入拓扑Kolmogorov系统新定义并得到正熵系统新的刻画;证明了 Devaney 混沌蕴含 Li-Yorke混沌等。在国际高水平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90多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了国内外多个数学杂志的编委。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叶向东、黄文、邵松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获得第十四届陈省身数学奖;2019年,叶向东、黄文、邵松完成的“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一直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18名,其中1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名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名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他本人分别获得1998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7、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陈学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高分子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基因载体、药物缓释、电活性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智能高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2011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名为《聚乳酸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技术发明奖,2011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颁发-赢创化学创新奖,2011年再次吉林省委和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10年被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评为“自主创新十强企业”经营者,2010年由于科学技术事业特殊贡献获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论文创新奖,2008年吉林省委和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08年被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评为科技创业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优秀专利发明人。
杨金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1985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曾在意大利Padova大学、Cagliari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工作和访问。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年美国物理学会增选为会士,2014年作为突出贡献者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金龙长期致力于应用量子化学研究,在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模拟、表面单分子量子行为的表征与调控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已发表SCI收录论文540余篇(第一和通讯作者280篇),其中Science 3篇、Nature 5篇、Nature 子刊10 篇、J. Am. Chem. Soc. 31篇、Angew. Chem. Int. Ed. 13篇和Phys. Rev. Lett 14篇。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和大会报告120余次。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2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俞书宏,1967年8月生,安徽庐江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1988年7月获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5月获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硕士学位, 1998年10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此后曾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会(AvH)资助,在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工作。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0年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6年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学术带头人。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功能化的研究。在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模板对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和维度及取向生长的调控规律、仿生多尺度复杂结构材料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近年来,在面向应用的重要纳米结构单元的宏量制备、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的制备与功能化、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设计及能源转换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Science Adv., Nature Commun., 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上发表通讯或第一作者论文43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47868次,H因子122,2014-2019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担任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ISHA)国际理事会执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国际期刊Langmuir、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及EnergyChem副主编。担任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4-),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4-), Chemical Science (2010-), Materials Horizons (2013-), Nano Research (2010-),Matter (2019-), Trends in Chemistry (2019-)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执行编委或编委。俞书宏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下:2018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共五人,排名第一);2014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共五人,排名第一);2016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共五人,排名第一);2010年,国际水热溶剂联合会(ISHA)Roy-Somiya奖章;2010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2008年,第四届中国化学会-BASF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07年,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共五人,排名第五)。
相里斌,男,汉族,1967年3月生,山西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光学工程与空间技术领域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副局长/局长、西安分院院长、光电研究院院长、卫星导航总体部主任、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中科院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兼任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等。
吴宜灿,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中子输运理论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专项负责人兼反应堆项目负责人,FDS团队负责人,入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安交大能源系、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德国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日本国家聚变研究所、比利时核能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医学物理及应用、计算机仿真与软件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主持负责包括IAEA及ITER国际合作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任国际能源署聚变能环境安全与经济合作协议组织执委会主席、聚变堆核技术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在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4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榜,进入本领域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前1%;先后参加国际会议100余次,包括大型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0余篇次,口头报告50余次;组织或作为组委会成员组织国际会议20余次,作为主席主持国际会议30余次;组织开发大型软件系统10余套,已有600余国际单位用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科技成果5项,因自然科学研究事业突出贡献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男,奥地利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天博官方网站1、“爱因斯坦”讲席教授。1945年5月出生于奥地利。1971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1998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安东•塞林格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是国际上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先驱和重要开拓者。他在理论和实验上对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与合作者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中子、原子、大分子的量子干涉实验;实现了无局域性漏洞、无探测效率漏洞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提出并在实验中制备首个多粒子纠缠态(GHZ态),在量子力学基础检验和量子信息中起着关键作用。从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出发,他和同事系统性地发展了多光子干涉度量学,并广泛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包括:量子密集编码、隐形传态,纠缠交换、纠缠纯化、远距离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和基于纠缠的成像等,其中1997年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工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的开山之作。安东•塞林格教授迄今发表论文538篇,共被引用76000余次,其中发表在《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逾百篇。安东•塞林格教授于2014年进入Thomson-Reuters“高引用科学家”榜单。由于他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授予沃尔夫物理学奖、国际量子通信奖、艾萨克•牛顿奖、笛卡尔奖、墨子量子奖、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国际奖、德国最高十字勋章和奥地利国家功勋大金质绶带勋章等重要国际荣誉和奖项。
安东•塞林格教授积极推动中奥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自1983年起,他与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院等机构长期保持着沟通和交流,并与多家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其中,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他的团队合作参与了中科院主导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北京-维也纳两地的量子保密通信,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塞林格教授尽其所能为中国学者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2015年他组织奥地利科学院举办了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6届院士大会,中科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等参会,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塞林格教授受聘为中国科大等高校的名誉教授,为中国合作培养了优秀中青年学术人才16人,并在国际一流期刊合作发表论文60余篇,帮助他们在相关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